为研究强制生活垃圾分类背景下居民情感“反击” 及监管问题, 通过刻画居民情感异质性的特征, 构建其垃圾分类行为效用函数, 提出了两阶段处罚–诚信监管机制, 并采用多主体仿真的方法对比单一处罚监管机制和两阶段处罚–诚信监管机制的演化结果. 研究发现, 单一处罚监管机制为短期有效机制, 长期实施该机制会给政府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, 同时受个体情感异质性的影响, 该机制无法有效遏制居民不分类行为; 而诚信监管机制是其补充和完善, 二者构成的两阶段监管机制可以有效监管居民分类行为. 政治敏感度、生活相关度以及认知意愿权重越高, 履行垃圾分类行为的人越多; 情感外化程度越大, 履行垃圾分类行为的人越少. |